5 {. b4 y* K1 d$ H6 \9 b 第一个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太过厉害,完全只会用自己的常理去考虑销售,是不适合做销售工作的,更别说销售经理了。 & Q2 z( }1 u, d! b! V) Z/ w# N 7 R; U3 I# o* t- N4 f* z, o 第二个人:就找了一个附近点的寺庙,找到了和尚,对和尚说,我想卖给你一把梳子,和尚说,我都没有头发怎么用。那人就把总经理布置的难题说了一遍,说如果自己卖不出去的话,就会失去工作,大家都说和尚是慈悲为怀,就买一把吧!和尚只好买了1把。 A1 D- q1 L1 i8 L8 W. o 1 D1 u0 b1 p% ]- O4 I" A 分析: 6 I2 d9 V& z5 n# D1 k$ ~ G! A% f! [ / w( z! t1 ?* C4 \ 第二个人是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这是最低等的一种销售,叫“求人营销”,这样的合作是不能长久的,同样也不适合做销售。& ]8 W/ w* ?7 R' q9 }. m
& w B) M! b9 \* G- `9 _ 第三个人:也找到了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我们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在庙里转了几圈,对和尚说,来求神拜佛的人是不是需要心诚则灵,和尚说,是的。心诚是不是需要内心存在敬意,和尚说,要敬意。那人说,你看那些香客很远才来到这里拜佛,他们都是十分虔诚的,但是却风尘仆仆而,全身蓬头垢面,这样如何对神佛有所敬意?如果庙里买一些梳子,好让这些香客把头发梳整齐了,把脸洗干净了,不就是对神佛的敬意吗?和尚感觉是这样的道理,就买了10把。 r( W3 g: `; X+ p h
+ J8 G7 Z7 o' i, a9 m6 |
分析:& h( _1 d1 F* Z; X
+ K5 a/ F* u" q6 W9 @' ? 第三个人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种也是低级的销售方法,叫“换位思考”,可以先从事销售基本工作,慢慢学习,但是销售经理是不适合的。 # L) u9 j0 h2 ]9 n' a5 n$ E) [7 H 8 d7 ?- ~( S5 ? 第四个人:也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寺庙里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如果庙里把这些梳子作为一份谢礼送给这些香客,又经济实惠、又含有意义,那么香火自然会更加旺的,和尚想了想,确实有道理,就买了100把。 . l2 U1 x% }" v; ~+ v1 | Z9 T 7 f5 @1 C& f X& u+ I6 w 分析: ; y# I- U; l* Z1 ` 第四个人为客户着想,可以说是分析客户的痛点,这种也是中级的销售方法,运用“顾客满意方法”,自然会有好一点的效果,适合销售一般工作。也算是销售经理的人选之一吧。, ^/ {4 o `7 R% ?- U! O
, a$ d4 W: u9 B x, D) K. R, [1 B5 h 第五个人:也一样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这里真的不需要的。那人对和尚说,听说你是有名的得道高僧,书法造诣非常高,如果把您的字刻在梳子上,内容刻一些“幸福梳”、“平安梳”、“积德梳”“行善梳”送给这些香客,即是弘扬了佛法,又同时弘扬了大师您的书法,老和尚微微一笑,就买了1000把。 8 Y0 L5 x/ r' U0 S+ x+ W& g3 t' F/ |7 J' x! J, n
分析: / P% G S8 I! Y% F 4 ~1 H% G1 S2 }7 M6 {8 e 第五个人不仅能够能让购买的顾客满意,而且还能迎合满足顾客的心理,这种也是高级的销售方法,懂得利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这样销售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差,也是比较适合销售经理的最佳人选。+ w7 T w1 ]( M
% ]) a6 R6 |) f) m# `- P0 f 第六个人:也同样来到一个寺庙卖梳子,和尚说,寺院真的不需要的。那人个就对和尚说了一番话,最后和尚却买了10000把梳子。. R( Y9 k! h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