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Q6 c$ ?8 u5 D5 p0 k& `8 a & i0 @2 O9 u) K$ Z 黑招一:水渠煤气管道当云梯 ! c8 ^4 L& ]- Q3 t& c- b
现在城市许多住宅的水渠、煤气管装在户外,而且紧贴阳台、窗户安装,犯罪分子极易借助水渠、煤气管攀登入屋作案。广州天河区公安分局曾破获一起高层住宅入屋盗窃系列案,抓获窃贼欧阳连任。这位窃贼并非身怀绝技,只是利用安装在户外的煤气管攀爬入室,最高爬至21楼。他两个月内在黄埔大道西的红棉阁等高层住宅作案70多宗,盗得10多万元的财物。被捕后他交代,高层住宅的煤气管都是紧挨着窗户安装,每层都有一条支管,既可当扶手又能作蹬踏点,爬上楼方便得很。. `- a% W- L0 ?) F; O, A
( F4 o3 V+ S! q; h& }7 i ' ]* y" o& m( q) g- W 黑招二:攀爬防盗网如履平地 5 ?, @, [( H7 d+ J6 v# f/ X0 i ! n( _4 ^, }+ ? p0 A 每家每户安防盗网是西安一景,但安装不规范的防盗网中看不中用,窃贼常常利用凸出的防盗网爬上爬下作案。据调查,在我们西安绝大部分后半夜发生的盗窃案件有两种形式:一是撬开防盗网入室行窃;二是利用防盗网爬上去,钻入高层的住户作案。不规范的安装,虽然保护了自己,但损害了别人,防盗网不防盗反而“助”盗。 # W) N/ @4 d$ u' @
1 {- J w" s; V8 D; D, y
黑招三:趁你不在撬门入屋 ; ?9 t- H, f3 t' f3 n' q8 ?+ y1 h* U1 Y" L( G2 s: j3 X
这是犯罪分子白天作案的惯用手段。早期的防盗门只有几颗螺丝固定门框,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撬杠的力度,一分钟就搞定。近期防盗门在结构及强度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随着微型气割工具的诞生,在我国已经多次发现利用该工具进入室内行窃的案例。 W4 `% u/ e: T7 U1 a! o9 o & e0 h+ H2 z7 { ]9 I! ^/ w% C" n - j- j& o$ Q7 S4 w* }2 w 黑招四:楼顶拴绳“荡秋千” ) \0 J& x$ S) Y2 b
在著名的“陈旭然命案”中,罪犯丁国礼就是利用消防水管从33楼天台滑下31楼作案。在此之前,广州市也发生过多宗类似手段的入屋盗窃案。上个月,东风路某“高档住宅小区”内发生抢劫强奸案。歹徒在凌晨时分用绳子从楼顶滑入一户住宅内作案,被独居在家中的女事主发现。歹徒遂将事主捆绑强奸并掠去财物。这种作案手法比较隐蔽,因为大家都认为无人敢从楼顶自上而下作案,因此对楼顶天台没有作任何防范和巡查,结果越是安全的地方越不安全。* _7 U/ i) J; z
6 I+ k# m# n; P3 m( d! T$ |# x o ( f/ S, R% C' X1 I 黑招五:花言巧语骗你开门 7 g4 K8 O+ a: l" ^+ j- _6 V
在很多城市,发现歹徒窜至居民住宅楼,将安装在屋外的电闸拉掉,然后乘住户开门察看之机冲入屋内抢劫的系列案。此外,一些歹徒利用事主登广告出租房屋之机,假称上门看房,实施抢劫。还有的伪装成水电修理工,骗开门抢劫。在我们西安,近年来多次发生犯罪分子伪装成居民孩子或亲戚的朋友,混入室内进行诈骗等活动。 ) Z K+ P6 A" { x, Q8 Q7 p, @0 |% `1 z+ y( x
/ J$ }: w7 o* d! h* @
黑招六:开锁“神功”百发百中 , y- P0 r" s* c+ @6 o" _4 M8 N
据我们了解,现在很多城市陆续发现犯罪分子掌握了开锁技术并入室行窃,如广州一个叫凌伟权的犯罪分子自称“广州锁王”,用自配钥匙能在极短时间打开各种类型的锁。一年内该犯罪团伙入屋盗窃达200多宗,盗得价值1000多万元财物。 - Y0 _5 n8 G1 P& N0 f- ~1 j6 w 5 S+ L3 v2 U& C; c3 T+ O " S) K* U4 |# @, o. X6 ~& y& L1 r 黑招七:自制板手撬铁窗 7 {6 n* q5 o$ C5 r9 _; o* Z 现在的防盗网大多是用钢筋或方槽铁焊成,密度稍疏,正好给扳手提供一个很好的夹口,加上烧焊的焊点一般都只有一点点,经不起一扳,近几年发现小偷自制了一些形似扳手类的叉型工具,不用2分钟, 就可以将防盗网扳出一个较大的缝隙或大洞,钻入室内行窃。 2 j: c5 n9 _% P& _4 l- {4 V2 ~# R4 n. e- [+ [0 J. z
! _7 ^! s0 k! }0 M" P# u& L 黑招八:尾随抢劫 3 \/ u9 R: P/ D+ r/ t# ?
一入屋盗窃团伙,尾随一个户主入楼,当户主用钥匙开门时,这伙人用凶器相逼,强行进入屋里进行抢劫活动。这类案件在近几年人们的对居室的防范措施加强后,犯罪分子入室不易而采取的走极端的手段。所以平时多留意一起进入电梯楼梯的尾随人群,可以避免灾害。$ s+ |* N E. i n3 Z
4 P, \$ r H4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