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卖煤翁”义举感人捐11000元卖煤饼需2年

锁业快讯 2008-5-29 14:25 540人浏览 0人回复
原作者: 网络转载 来自: 腾讯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卖煤翁”义举感人 捐11000元卖煤饼需2年

中新浙江网5月29日电 中新浙江网5月29日电  在网络上搜索“陆松芳”的时候,发现这位老人的故事,已成为天涯论坛的当红话题。虽然,陆松芳老人这辈子只读过205个晚上的文化扫盲班,不知网络为何物。

5月14日,湖州德清新市镇南昌社区。当“两鬓苍苍十指黑”的陆松芳老人将卖煤多年的11000元积蓄毫不犹豫地投入“四川地震”捐款箱,他那搬了20年煤饼、被煤屑染黑的双手被摄影记者拍成特写,传到了网上。

很多网友说,看到这张照片,他们落泪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卖煤翁”用最朴实的心感动了大家。

镇上居民皆识“卖煤翁”

昨天,记者来到了德清寻找“卖煤翁”。

陆松芳没有任何联系方式,无论是手机,还是固话。

但他20年不变的生活轨迹,让镇上的很多人都认识他。这是一个拉了20年煤车的“卖煤翁”。从58岁,拉到了78岁。

“你们应该报道报道他。”三轮车师傅蓝丁海对记者说,陆松芳经过任何地方,都会捡走路上的垃圾,然后丢到垃圾场去。

一位过路大妈说,年初雪灾时,陆松芳还曾“请客”铲雪。陆松芳告诉沿途铲雪的人,他在一个店里预订了60把铁锹。要铲雪的人,都可以到那家店去领取铁锹,钱记在他账上。

据说,那次“请客”铲雪花了他千把元钱。

“他吃饭很少买菜,邻里烧菜多了,就送他一些。”陆松芳每天都在一家叫“双德利”的竹木制品厂里蒸饭,那里的职工对他的情况很熟悉。老人基本没吃过荤的。

“快看,那就是他。”当记者乘出租车在新市镇上“扫街”时,的哥突然大喊一声,“那就是你们要找的老人。现在人人都知道,他拉煤捐了11000元。”

因为保持了20年倾身向前的拉板车姿势,陆松芳已经佝偻了。

他身后,就是装着几十箱煤饼的大板车。

11000元是他两年心血

陆松芳不会说普通话,一个热心的当地人给记者当起了“翻译”。

陆松芳很友善地冲记者微笑。他说,身后的400斤煤,只是他今天“任务”的一部分。

老人裸露的手臂和双腿,都是煤黑色的,身上穿着永远不再白的“白衬衫”。脚上是一双米黄色的塑料拖鞋,脚趾也被染黑了。

或许是拉惯了,那400斤煤并没有成为他的负累。老人一边拉车,一边和记者谈笑,中气十足。

“我身体很好,一顿饭能吃半斤。”

“两三年前,有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在我拉煤的时候把我撞了。我在医院里挂了21天盐水,花了1200元,人家还以为我不行了呢,现在又好了,哈哈。”

“我没让那小伙子赔钱,他不是故意的呀。”

路上,一个饭店老板叫住了老人。他们要300斤煤,或许是因为老板认出了他,400斤最后全要了。

陆松芳很高兴,花了20多分钟,把10多箱煤一一卸在饭店的厨房间里。

他喜滋滋地说,卖出这车煤饼,他赚了8元钱。煤饼的进价是28元/百斤,他以30元/百斤的价格卖出去,能赚两元差价。如果路远一点,他能赚3元差价。

昨天一天,陆松芳卖出了1500斤煤饼,赚了30元钱。

“别人给的钱,我捐起来没意思,我要捐自己挣的钱。”说起那11000元,老人一点都没有心疼的意思,“虽然是卖了两年才攒下的。可我觉得,自己的钱,哪里需要,就给那里。”

为捐款跟社区主任“赌气”

新市镇南昌社区主任翟永梅对老人的印象很深。当初,为了多捐一万元,老人对她“赌气”两次。

翟永梅回忆说,在捐款的前一天晚上,老人突然跑来问她,“地震捐款在哪里,我把钱给你,替我去捐一下。”

后来,陆松芳真的拿来了1000元钱,还有一张存折,以及身份证。陆松芳告诉翟永梅,存折里有一万元,要翟永梅帮他到银行取出来捐掉。“我自己要拉煤,没时间呀。”

“陆松芳老人没有退休工资,万一今后生病需要钱怎么办?”翟永梅劝不住老人,只能向上级部门请示。

当时得到的建议是,老人以拉煤为生,积蓄来之不易,建议他捐赠1000元,退回那1万元。

陆松芳知道这事后,有些生气。他赌气地和翟永梅说,“跟你说不清楚,我自己去捐。”

说完,老人拿起存折和身份证,在银行排队,把钱取了出来,塞进捐款箱。

虽然钱进了捐款箱,但社区工作人员还是觉得,这一万元应该替老人留下。于是,翟永梅又去做老人的工作,劝他不用一次性捐那么多钱。“捐款可以慢慢来的。比如,我们以后还可以出力帮灾区重建,和那边的孩子结对。”

“跟你说不清楚。”陆松芳还是很倔强。

最后,社区征求了陆松芳子女的意见。他们表示,老人就是这个倔脾气,就顺了老人的心愿吧。

关于这件事,记者昨天问他:“现在钱捐掉了,你不是又要再拉两年煤饼才能赚回来吗?”

老人说:“两年算什么,我都拉了20年了!”

记者又问:“那你有一天拉不动了怎么办?”

他又很乐观地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会养我的!”

“看到灾区的景象,我很心痛”

说起自己的生活,陆松芳没说一个“苦”字,反而觉得很快乐。

他老家在新市厚皋村。虽然子女多次劝他回家享享清福,他却一直坚持要自食其力。

陆松芳独自租住在南昌社区的一处老四合院单间里。这个房间只有四五个平方米,除掉一张床和门板搭起的餐桌外,几乎没什么家具。衣服和鞋子都在露天放着,房间里最多只能容纳3个人。

除了电灯,陆松芳家也没有其他家用电器。关于地震的消息,他是从邻居家的电视机上看来的。“那么多人没得吃,还有那么多孩子被压死了,我心痛啊。”陆松芳说。

昨天,陆松芳的中饭(下午4点才吃中饭)很简单,半斤白米饭,两碗南瓜。他只吃白米饭,南瓜几乎没动。还有一碗青椒炒咸菜,要留着吃好几天。

南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的事迹传开以后,有企业来联系老人,表示愿意终身奉养老人,每个月给老人1000元。但老人拒绝了。

目前,南昌社区决定为老人每年提供一次体检。另外,老人还成了镇上“爱心帮扶基金会”的名誉顾问。

听熟悉陆松芳的人说,陆松芳幼年丧父,兄弟姐妹众多,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大哥有饭吃,兄弟就不能饿死。”

如今,老人是把地震当中的受灾群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现在他们出事了,我这个哥哥只要还多一碗饭,就该给他们。”

通讯员 张海宾 沈钧晶 本报记者 杨影

推广广告
全方位提升锁匠技能训练 汽车解码与民用钥匙综合能力提升 现场实操教学25天学会为止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热门问答
中国锁艺人,这里是一个锁的世界,锁匠行业交流门户网站,聚集了锁具爱好者、锁具开发者、锁匠、锁匠协会、锁匠俱乐部、锁具企业等会员在这里交流互动。锁艺互动,技艺飞跃,洞悉锁艺奥秘。
  • 微信公众号

  • 论坛手机版

  • 商城手机版

  • Copyright © 2008-2022, Lockartist  | All Rights Reserved. 锁艺人 | 锁匠 | 开锁 | 汽车钥匙 | 西安开锁 | 西安汽车钥匙
  • 西安锁艺人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2005758号-11 | 电子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 陕B2-202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