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甘肃保护区102只大熊猫因地震生死不明

锁业快讯 2008-5-29 16:12 378人浏览 0人回复
原作者: 网络转载 来自: 腾讯网 收藏 分享 邀请

本报文县讯 (记者 康渊 通讯员 刘启舒) 28日,记者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部分遭受破坏,致使山体滑坡、箭竹埋没,大熊猫巡护道路、野外监测点、保护站、检查站等遭受严重损坏。因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和巡护道路中断,加之连日来余震不断,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难以组织职工进入大熊猫生态区进行灾情详细调查和抢险救灾,目前栖息在保护区境内的102只大熊猫生存情况不明。

山体滑坡 大熊猫伴生动物被砸死

5月12日,与汶川相距仅250公里的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震感强烈,震感烈度为7.8度。地震发生时,由保护区管理局8名科技人员和8名当地农民向导组成的大熊猫春季野外调查队,分别在海拔3450米的白马河保护站石家子梁和海拔2120米的让水河保护站竹园沟滴水崖山林里,进行一年一次的大熊猫春季野外调查。据调查队员反映,地震时,大熊猫生态区地动山摇、山体滑坡、乱石滚动、尘土弥漫、树木斜倒、动物叫声四起,所幸调查队员无人伤亡。在保护区生态区, 地震后发现有被山体滑坡的滚石砸死砸伤的大熊猫伴生动物獾等。目前,地震是否造成野生大熊猫受伤或死亡情况不明。

遭受破坏 大熊猫目前生死不明

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黄晨翔称,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和巡护道路中断,加之余震不断,无法组织职工进入大熊猫生态区进行详细灾情调查,栖息在保护区境内的102只大熊猫生存情况不明。白水江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黄华梨称,这次大地震,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部分遭受破坏,对自然保护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大熊猫生态区山体滑坡,树木斜倒,不仅部分改变了大熊猫原有的栖息地环境,而且使大熊猫活动路线遭到了不同程度阻隔或破坏。二是山体滑坡,乱石滚落,埋没和砸毁了一部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食源箭竹,减少了大熊猫食源。三是大地震极有可能造成大熊猫住宿的洞穴受损或坍塌,同时造成大熊猫喜于居住树洞的干树可能斜倒。四是5月份正是大熊猫发情交配繁殖期,因受大地震的惊吓,会对欢度蜜月的大熊猫交配繁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五是保护区内有49条总长455公里的大熊猫巡护道路遭受严重损坏;保护站、护林点、检查站、大熊猫野外监测点以及防火和通讯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大熊猫馆、金丝猴馆、野生动物收容馆和动植物博物馆遭受不同程度损坏。

时机允许 立即进入生态区调查

黄华梨表示,只要情况允许,保护局将立即组织职工进入大熊猫保护区生态区,进行大熊猫栖息地灾情详细调查,搞好大熊猫救灾工作。目前,已做好了进入生态区调查和救灾的各种准备工作,抽派好了进山的科技人员、兽医和后勤人员,准备好了各种仪器、帐篷、炊具等,只要时机一到立即出发,开展大熊猫栖息地抢险救灾。

据悉,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78年,横跨甘肃省文县、武都区,总面积为22.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82.7%,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绿色宝库”,2000年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 羚牛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42种,一级保护植物6种。根据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辖区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102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0%。保护区管理局下设7个保护站和1个大熊猫驯养繁殖中心,主要任务是保护大熊猫、 珙桐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推广广告
全方位提升锁匠技能训练 汽车解码与民用钥匙综合能力提升 现场实操教学25天学会为止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热门问答
中国锁艺人,这里是一个锁的世界,锁匠行业交流门户网站,聚集了锁具爱好者、锁具开发者、锁匠、锁匠协会、锁匠俱乐部、锁具企业等会员在这里交流互动。锁艺互动,技艺飞跃,洞悉锁艺奥秘。
  • 微信公众号

  • 论坛手机版

  • 商城手机版

  • Copyright © 2008-2022, Lockartist  | All Rights Reserved. 锁艺人 | 锁匠 | 开锁 | 汽车钥匙 | 西安开锁 | 西安汽车钥匙
  • 西安锁艺人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2005758号-11 | 电子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 陕B2-202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