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对许多消费者而言是个伪命题,家庭内所有用电的产品可以通过手机APP控制。这看似新鲜,但实际上并没有为生活带来多大的便利和改变。 6 n$ m0 R. H3 C. S" q
. T) n5 a6 L, i2 w/ d2 ], f1 `如果以上是你对“智能家居”的认识,那么,你可能正与一种“懂你的”美好生活方式擦肩而过。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家里的“贴心小棉袄”,不仅能实现轻松便捷的控制,还能够“阅读”居住者的生活模式,根据主人的日常需求作出调整和响应,实现个性化定制。 8 h7 x' v, n9 a7 n: U# V# D
1 y0 L* y0 w3 ?, n这样的生活方式,目前在技术层面已经完全可以实现。打倒了面前的5只拦路虎,智能家居普及千家万户已经是箭在弦上的事了!
; W& w9 ^* |3 v" Z1 j
! r* g8 n) H+ b拦路虎1:价格 便宜近半,甚至可以节省装修费 对于消费者而言,不采用智能家居的一个最大原因是:贵! 智能家居不仅涉及到各种价格高昂的设备,光是装修布线这一块,也要花去不少预算。若是在3年以前,普通的家庭装修采用智能产品动辄要五万到十万元,一套别墅的智能应用,报价往往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降低。 & C" X6 I8 e' S1 j, D+ v
k; E$ [+ o( F$ l% K
拦路虎2:兼容性 通过互联协议,解决产品不兼容 智能家居难以普及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国内很多智能产品之间的协议不共通,消费者定制智能方案时,还要考虑不同产品是否兼容的问题。 与此相比,国外许多智能厂家约定俗成地采用共同的开放协议,即使不同厂家的产品都可以兼容。很多智能产品消费者只需要在超市购买后,回家安装即可,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如果选择全进口的智能产品,基本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
( G, c/ _3 k _
3 g: G, Q& d. o$ K6 p9 Q" J拦路虎3:体验性 APP控制只是皮毛,真正的智能能够个性定制 许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定义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家里的设备通过手机APP联网,实现操作。甚至在网上还有一些所谓的“智能模块”,通过使用模块,就能把传统的电视、空调等转成智能控制。然而,这些功能对很多人来说,华而不实。
# N, B6 ?( o. D+ ^; u* ]8 U5 K8 }; }( u1 e$ P$ N
拦路虎4:稳定性 只要有强有力的WIFI,NO PROBLEM! 智能产品的稳定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有不少智能产品需要使用电池,如智能门锁、智能窗帘等。以前一些产品使用的是干电池,一旦单品功耗太大,电池支撑不了几天,就很难保证单品使用的稳定性与操作的便捷性。 然而,目前这一问题技术局限已经被突破。而像门锁要是没电了怎么办呢?其实,一般此类产品除了智能感应的开启方式之外,指纹、密码、钥匙等方式皆可以实现,无需担忧。还有一些产品的电机上带有太阳能面板,例如智能窗帘,也能够一定程度解决电量问题。 ; P0 g5 @& ]/ F8 M N! R
6 b, E6 [' I# p, T
拦路虎5:安全性 技术上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观念上的 一旦采用手机智能控制,那手机丢了怎么办?手机被黑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应该辨证地看待。从设备的安全上看,许多智能产品的厂家大力致力于产品安全性问题,并做了许多技术上的革新,使智能产品更加成熟。 如果手机不慎丢失了,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机,对设置进行修改或清除就可以使丢失的手机失去控制。或者通过与企业客服联系,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及时修改设置,紧急处理。 5 K6 v( d% _9 D8 g) B/ z
$ x) r2 \; t' J% k! X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很多时候觉得“不安全”,还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除了控制门锁、家里的电器,大多数人还在手机上绑定银行卡。后者比智能控制更需要担忧安全问题,而既然绑定银行卡成为已经如此普遍且很多人不再担忧安全问题,也不用太过担忧智能的安全性。, C5 W6 w: }/ d& D
+ M. c! r2 c% }8 f
+ T. Y. K% J6 G;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