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许多许许多多心理学家在运用催眠术时,发现受术者可以回溯到前世乃至无数个前世,于是又向前一步探索,把催眠过程录制下来灌成CD,可以使更多人体验到这一神奇现象。无疑,这在心灵学领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对人类认识轮回理论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与极大的实践空间。 9 D( @; }4 m9 u4 w
$ u8 M8 g7 |, w3 J* \
但是,不得不说,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们对这一原理的研究仍停留在细枝末节,乏善可陈,可以说是老鼠啃天无处下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3 ?4 R! {" Y& t; Q5 ]
: r. }3 Q2 _ }! P: H7 t 心理学者本身就出身于正统科学,对于一些神秘科学领域知之甚少。在对神秘科学地认识上,本来有一些互相印证的依据,但因广大心理学者眼界的狭窄,而认识不到这些能够互相印证之处。 ; x/ ?; W6 T% T8 Z
" C3 v& A4 F$ ]( w
而要在这个研究领域向要有长足发展,或者说要找到一条捷径,我认为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要佛理通透,基于佛学之上,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懂得冥想方法与原理。
c& [* ]; K1 Y" X4 [ % E" M. e; p- o4 |! r* S- w
为什么要基于佛学基础之上呢?因为佛学乃是觉悟了解脱大道,对人类心灵学涉及面最广的一种科学(此处与其称为宗教,毋宁称为科学),对心灵理论与案例具有非常广泛的记载。
1 y5 A4 O8 }: f, I( O
3 i, P# A* p! k 为什么要基于冥想基础之上呢?因为冥想是由身转化至心或说由物质到唯心、(并非由物质到意识,冥想最高境界为破除第六意识)的一个完美过程,这正好契合了现代科学中的一个切入点----由催眠术切入的心灵研究,可作为心灵大门的两把钥匙,互为参照和印证。冥想或者印度瑜伽的某些流派、中国气功中的静功都是作为同类介质达到心灵探索的路径。
& J) v& |( } p1 @" V
- Q( j0 P3 E: I 下面要说的是在心灵探索中走得最远案例最为广泛的----佛家禅定。前面说了,冥想、瑜伽、静功同样可作为心灵探索的钥匙而打开门径,但这几种方式与佛家定境是有所不同的。这几种方式都是要求由身之心,达到极大放松,而产生静境,都可令人的精神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静境,用一个词来形容可说是心如止水,当然这个词不确切,没有身临其境者是体会不到的。达到这样一种情形便可开发智慧乃至开发某些特别功能,即五神通或六神通,儒释道对神通皆有论述。 & c; a. x# b& z
! y& `, q5 H h6 u" [
佛家的深层定境是要破除第六意识的,具体方法有修止观参话头起疑情等方法,由此到了时候便可豁然开朗,许多不明白的事就会突然明白,这就是佛家所说得开悟。定境到了某些阶段或宿根深厚者,可得五神通中的宿命通,依宿命通反观缘起,便可看到宿世一切因果,亦可看到后世一切未来,前因后果,了了在目。
! l2 c- w9 D% W9 @& b" S9 s
* N \ c; ]1 Q* I2 E& Q$ H 冥想、瑜伽、静功到了深层静境同样可看到前世,但比不上修禅定得神通者稳定、自由。藏传佛教的各种神通者甚众。07年底圆寂的大手印成就者竹旺仁波切即在定境中得宿命通,反观缘起,证得佛果。
# T3 N# u' Q+ k0 N5 R! ^
, D/ C2 p; Q5 N. j! x1 { 理论上,佛家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等学说对心灵学现象有丰富理论,在此不作详述。催眠术回溯法与上述回溯方法原理一致,只是修行是主动,受催眠是被动,但都是进入静境而暂时观得宿命,而关键在于深层静境,应该是静境越深,回溯越深、越清晰、细致、连贯。
' v, T* X+ x/ H- ]% V' h
2 f/ H) c1 b" t/ Q 某些听CD想进入前世回溯的人不成功,有些人是不得其法,违背原理。原理便是要达到精神的极大放松,但是那些人放松了吗?由身体开始放松,是方式途径,主要是为了达到精神放松。有些体质的人身体完全放松了,精神会马上随之极大放松。精神放松才是关键,精神放松不了,脑子里孜孜以求回到前世去看看,可真是南辕北辙了。
Y6 m7 c' v6 K4 W; Y) \( z4 M
4 N' J- R) X! \/ o 这受人的性格与体质影响,就像冥想与静功,心气浮躁的人是永远也到不了入静境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