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同轩 于 2013-4-11 12:38 编辑
, F6 B+ R* h4 M+ `' u, w2 B# k+ Q! p- l5 J3 L
又见药店排气长队购买板蓝根,吾辈看来哭笑不得。掐指算来,应该有十多年了,那个板蓝根一直“很忙”;闹腾非典了,板蓝根很忙;闹腾禽流感了,板蓝根很忙;闹腾H1N1了,板蓝根很忙;去年闹腾新型H1N1了,那个板蓝根同志还是很忙;今年又在闹腾着H7N9了,板蓝根同志又忙。板蓝根以其不变应万变犹如武林大宗师的姿态,笑傲江湖与一切病毒感染,低调却也无惧。3 B0 S$ ]7 Q8 g1 l
* d4 e) U5 C8 G* G
这导致了网友为那些没有板蓝根的国家感到深深的担心与恐惧;我们中国有板蓝根,可你们那个思密达的韩国呢?那个摩西摩西的日本呢?还有那个传说中的米国呢……亲,你们还好吗?2 l" z- b6 B% Q, ]- W' W+ r
3 x3 B2 @9 w& `4 z; L" U! d3 a 将板蓝根炒成包治百病神药,正如当年炒作大蒜生姜之神效最后成“算你狠”、“将你军”一样,背后获利之人身影清晰可辩,然而,这获利之手一直未曾远去。不论是非典、h1n1、h7n9,板蓝根皆非对症之药,但炒家无惧,关键处总有人能推动这个利益链条,叮当作响之际,总是民心浮动之时,也是商家收银的算盘噼啪作响的时候。
: Q8 I" T$ Y5 ?# \6 N- z5 @9 F- w7 l
# a, m" T7 ~9 {- Y6 e e 板蓝根十来年都并非当下疫情的对症之药,却也能屡屡创造大范围脱销时机;第一时间站在消费者眼前,这实是令人稀奇不已。因为除了板蓝根,料想医学药学专业的专家能为我们罗列一堆替代品。然而,却没有人罗列,从“专家”到官员,不向民众谈其准确疗效,而是以笼统的语言引导消费群体冲向板蓝根。板蓝根自然承载了一定药理功用,但板蓝根毕竟太小了,承载不起这许多的利益寄托。! s. j! q9 x2 K3 J$ ?
4 r- Q9 ]* L8 m" t* j 板蓝根的作用或在于安慰,在于恐慌心理的寄托,民间自然可用其缓解心理压力。但若政府部门与企业联手,以恐慌中的民心进行利益输送与牟利,其行自然与打劫无异。正所谓大道不昌,小道猖,板蓝根神勇十年,或许从侧面证明社会的风险预防体系薄弱与不健全,依然寄托在小小的几味“神药”之上。: l" `+ z; K1 j
/ b& X8 m. A2 r8 }
最后还是要祝愿我们江浙沪的同行师傅一切安好!' V6 e5 _% z( b
|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