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则新闻,心里有些不是滋味。7 ` p) t: L: Z/ H- ]7 [
一位锁匠应车主求助,骑行半小时抵达现场,熟练地解了燃眉之急。而结算时,车主却只愿支付五元,理由是“动作只花了片刻,路程不该计入成本”。1 {( H6 Q: c! b
锁匠师傅最终将钥匙扔回车内,关上门,怒然离去。
% s% V, J( e8 |0 Z3 g0 U" b5 o视频下方争论不休。有人谴责车主吝啬,有人惋惜师傅冲动,但似乎都绕开了一个核心:我们究竟如何衡量一次服务的价值? w! T6 I8 o3 g' W+ B# v
是仅仅计算动手的那几分钟,还是应该看到那背后数十年的手艺积淀、解决问题的精准判断,以及那一段风雨无阻的奔赴?2 Z" A. e1 F. x/ D8 c
这件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服务行业中那些“看不见的成本”。
; F7 x5 Z, d5 L; f- C1 ?给我们的启示,或许很简单:
+ S+ s1 ]7 Y- a, s对于求助者而言:在呼唤服务前,主动确认一份清晰的价目,是对彼此最基本的尊重。! [% M& H) z1 V5 `0 d
对于从业者而言:在开始工作前,温和而坚定地沟通好全部费用,是对自身专业最好的守护。5 G/ t6 u: N( L2 ?$ O' J' W
五元钱,或许能买来一瓶饮料,但一定买不来那半小时的奔波,更买不来那关键时刻得以化解的窘迫。$ P1 B1 W. N3 d4 j+ Z
/ A* S7 B, V: ~1 { e w'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