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2004年产原装进口克莱斯勒大切诺基SUV,采用4.7 L V8发动机,行驶里程为16万 km。该车行驶一段时间(温度达到发动机正常运转,冷却液温度90 ℃左右),当关闭发动机约20~40 min后,需多次起动,发动机才能运转,并且排气管发出“突突”的声音。而在冷车起动和热车后不久起动均正常。此故障先后在3家修理厂均未排除,来我厂报修。2 {" Q# h/ M9 X( N
9 J6 h4 } r. A
接车后,结合上述现象分析,认为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主要有:①发动机电控系统中与车辆温度有关的传感器可能出现故障。②汽油发动机的混合气过稀,产生气阻,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③汽油发动机的混合气过浓,喷油器脏污、卡滞,使熄火之后燃油继续滴到进气歧管内,在高温的作用下雾化,使得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变浓,造成发动机起动困难;或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存在问题,也会使混合气过浓导致发动机起动困难。
6 U( W `. \$ U# m2 r- b
3 }/ Z/ D* E# ?: T: J
; G" A: U( I$ F 接下来进行检查,首先用检测仪DRB Ⅲ检查发动机电控部分是否存在故障码,经检查发现系统无故障码存储。然后对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等传感器信号进行动态检测,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由于怀疑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否有问题,检测中用万用表的温度挡和测量温度的探针进行测量,测量值与诊断仪所显示的数值相同,看来问题根源不在发动机电控系统。; W7 W: y$ |0 q7 G2 U
% g! M4 ^% v( W" S1 i; x* {
$ Z8 |8 n/ X5 h) d; w3 ?& d1 m
考虑到起动过程混合气过稀的问题,笔者先在燃油管路上外接燃油压力表,用以检测燃油系统的系统压力变化。引起混合气过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系统压力下降太快,发动机起动时混合气太稀造成起动困难;另一种为燃油管路的一部分距离热源较近,在熄火后燃油蒸发,使得燃油管路中有燃油蒸汽,从而使得混合气过稀,造成起动困难。在燃油压力表上观察燃油管路的压力值正常,燃油泵和燃油压力调节器没有问题,检查进油管路距热源较近处,人为将其距离调远,试车发现故障仍存在。
; p' j3 W6 z3 k& A5 L
% r" C: \4 M1 z8 ?! v- [
, w* t& \! ^ a9 @ 由于该车在其他修理厂维修时,已经清洗过喷油器,更换了火花塞,难道是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检查活性炭罐、活性炭罐电磁阀及相关管路,发现没有任何异常。最后决定检查喷油器是否存在滴油现象。将喷油器安装在喷油器检测清洗机的试管上,进行压力测试,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有两个喷油器有轻微滴油现象,更换喷油器故障排除。( }5 r: X5 v/ L6 c6 f/ v1 h- z
# W# S9 i q7 I$ n, ^" F* w: s/ @4 G# R/ o
" `9 x0 U& ~& C7 z: X) j8 ~. K 由于喷油器长时间使用,没有得到及时清洗,造成喷油器脏污和卡滞,虽经过清洗但是仍然有小的杂质粘附在针阀上,导致熄火后油管中的残余燃油滴在进气歧管内。由于该车为正常行驶后关闭发动机,发动机舱内温度高,进气歧管内汽油吸收周围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使得进气歧管的空气变成燃油混合气。发动机因混合气过浓而不能正常起动,所以起动困难。随着发动机连续多次起动,混和气逐渐达到合适的浓度,才能起动车辆。另外,由于喷油器的燃油泄漏量较小,通过燃油压力表测试,该表显示的系统燃油压力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燃油压力下降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并不表示喷油器没有故障,只是泄漏量少,没有体现出来而已。
6 B" {% E4 [3 E& w Q5 I2 T$ E9 t/ J; e$ v
+ T- K9 f3 V1 _* n# \1 y1 k6 h5 o' K: n: S- O
7 _, K9 Y7 U2 a ~
# V3 z6 \* P# _$ x#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