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午睡一小时最合适。夏天昼长夜短,午饭后小睡片刻,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机能。但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 {; Q. O2 ]* W" Q% m) O! K 2.盛夏要喝温开水。烈日炎炎,即使不活动也会大量出汗,正确的做法应该养成喝温开水的习惯,尽量少喝或不喝冷水或冷饮,果汁、可乐、雪碧、汽水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补充水分,但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已属“亡羊补牢”。人体生理需要水量为3000毫升,每日通过饭、菜、汤、水果摄取水分约1000毫升,因此,每天还应额外补充白开水2000毫升,相当于4瓶矿泉水。 5 `- S5 ? \$ I4 o) G7 z5 b
- \5 m/ ~- }5 V) `: o Q6 f
! ]7 `# \, @; C5 Y: r# S 3.夏季应多吃些“苦”。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一年四季都应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丁茶、芹菜、丝瓜等,夏季更为适宜。
' O. B: ?' R2 b 4.夏天少用凉水冲脚。夏日炎热人们喜欢用凉水冲洗双脚。专家提醒,脚底是全身温度最低的部位,极易受凉。若常用凉水冲脚,会使脚受凉遇寒,引起各种疾病。
! _% H) B- J @# Z0 f; R) u9 R 5.夏季吃桃不可多。李时珍曾说:“生桃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疮 ,有损无益”常言“桃养人”是指食桃要适度恰到好处,鲜桃不宜贮藏。
4 D; ^' R: y) ^! Y6 z+ a 6.西瓜放冰箱千万别超过两小时,西瓜最好现买现吃。如果买回来时较温热,不妨把冰箱温度调高一些再冷藏,冷藏时间在两小时之内口味最佳。: v) v2 U; t1 C% @0 x
7.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 A; A6 l* M1 a* Y 8.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既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 A' p- s" E" T. K 9.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佩戴时,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n5 M2 z9 a5 V
: K# @8 K; ?2 Q5 _
+ e# N- v" E2 y! J/ p. S# ~& @" S" \2 ]* i
! K" O7 I' D$ Y; Q3 h. H/ I 家中备些防暑药 / T, K# Z: C# r$ T8 F( J
藿香正气液(水、丸、胶囊):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湿和中之效。临床凡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现为感冒、呕吐、腹泻的患者,均可使用。 9 j4 H( T$ a0 E1 v7 X! c. z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等。在长途旅行、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可用此药预防中暑。
$ I6 f: s9 M, F& B! i2 t& ^+ [( }: _ 人丹: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中暑头痛、急性胃肠炎(呕吐、腹痛、腹泻)、夏季感冒与水土不服等。
5 D3 \4 e* E7 Y* s 暑症片:具有降暑解毒、化痰开窍、调和胃肠之功效,多用于中暑昏迷者的急救,苏醒后即可停药。孕妇忌用。
- ]; _& u/ U8 s7 X8 [. U! U 清凉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脑、薄荷油、樟脑油、樟脑、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等,亦是夏季旅游常备的良药
9 H$ k# C3 q& C" u' B2 d: B5 m+ ?$ N* K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2 U' |- X9 ]7 g1 {' L 2 G+ c* ?/ R' {4 N. f! a/ }1 D
9 s/ N/ N( x% x+ w) N. _" O. W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M& w& H5 _+ C8 ?
1 d9 P- r+ T: R1 Y: f5 [
0 c9 C2 B0 Q& t3 h g' c6 }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2 g5 c+ A/ M3 |8 O8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