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里“小修小补”摊位减少,价格变高, ~, s4 r2 Y' d( e! m
( N6 F' B0 u- l
配把钥匙10元,闪送费100多元% I# K* }; w+ R/ `
3 r( M6 ^, |, H% d# Q- @, Q 相关部门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8 _* u1 n/ n P- N9 @% A
& n( H0 `0 u6 f# z 阅读提示:2 [; y" L: E* S" |" S
1 `# F4 }# O% L
随着时代发展,城市里“小修小补”摊位减少,单价也在变高。近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专家认为,可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规范与引导业态发展。同时,从业者也应更新理念,提供线上、线下等个性化服务。- t3 Y7 @4 z" ]$ g
7 {" O9 [( D$ h4 v6 U! C
“车子轴承坏了,上次来没珠子,今天又特意跑一趟。”3月16日,北京的张大爷为修自行车,路上花了20多分钟:“家门口的修车铺有的关了,有的搬走了,离得最近的这个摊位在两公里外,遇上人多还要排长队。”
$ I5 ~# t4 t6 a" ]! G: z6 o6 v( I% O* R7 U
“小修小补”关系大民生,为方便居民生活消费,近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其中包括补齐“一菜一修”,即菜场和日常的配钥匙、修鞋等。那么“小修小补”该如何回归百姓生活?从业者应如何应对?
1 f& _4 c, \" o0 N+ g( |4 t1 |+ l$ L# l. b% g
配把钥匙花费100多元,小摊点销声匿迹给市民带来不便
* s# ^! k# X' m+ q. k- f0 k5 G7 `- J, r7 Y* F7 R7 \& h
近日,在北京帮忙带孙子的李阿姨,多处打听后才在穿过好几个街道的一个小区找到配钥匙摊点。“真不好找,以前街边很多,现在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8 }2 L* C0 ~4 x: \, M! s8 u% S9 L- n# y: w5 a
李阿姨的疑问,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社交网络上,类似“求问哪里有配钥匙的”“新买的裤子长了,去哪裁剪”等帖子不时出现。& b; K# v' q: C, u# P. i) I4 |
9 C/ r6 {; ]2 r) ^8 K- T2 M! }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于洋在采访中提到,“小修小补”摊点对老百姓的生活便利、幸福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这一业态的存在不仅有利于打造宜居宜业、人们满意的城市,还能让一座城市更有烟火气。
4 f4 b6 r5 U) B$ h& E' n- H: Z5 |9 z6 r* t$ V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王师傅,在北京北五环外某小区内开了一间修理铺。他告诉记者,自从自家店铺挂到网上后,他平均每天接到10多个电话,都是询问地点想来配钥匙或修鞋的。) R2 S% [" y7 C, J' U7 o G: `2 l- y
& t4 x" a/ A& \. H- G" g “前两天有一个顺义的小伙子,因为在住的附近找不着配钥匙的地方,干脆叫了个闪送把钥匙送过来,配好后又闪送回去,本来配把钥匙只要10元,这次光来回的闪送费就花了100多元。”王师傅无奈地笑着说。
7 p+ G/ m9 P* @) V+ I9 r/ `- v" s/ c/ h- b% A) b; ?1 g3 B3 \
除了找不到“小修小补”摊位,还有不少人反映,修补费也越来越高,以前花两三元就能配一把钥匙,现在动辄10多元。采访王师傅时,一位中年男子来找王师傅配钥匙,得知价格是8元后,犹豫了一会儿走了。
6 S5 r! \) @7 m$ Z, x
) c- R1 {2 G" n# W# X6 S 王师傅告诉记者,钥匙原材料不值钱,一把简单的钥匙成本可能低至1元,之所以要价高,主要是房租贵。
: f$ K. t% @( O) L" b/ o) X1 _5 K) \; g7 t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友浪表示,“小修小补”回归社区不仅能及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也能帮助弱势群体寻找生计。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在发生变化,导致摊位减少,进而单价也在变高。
+ \* H* o: a! O" ~& r$ y! Y- _
3 @+ ]. K, q8 U/ W0 k 以前一天能挣500元,现在很难挣上300元
& I5 a! ]/ ]) ?' \7 K% [6 `; c
+ Q' n* G0 Y; d+ {1 Z) N @3 P4 ` 给张大爷修自行车的高师傅是南方人,年轻时来到北京,今年已57岁的他,一直在路边摆摊修车、配钥匙。“换过好几个地方,前门、地安门、什刹海附近都干过,有的是因为影响市容被迫搬走,有的是租金太高承担不起,直到找到现在这个街角的免费位置后,才安定了下来。”3 J. ^6 ^9 [( U
5 T2 V9 b# W3 e# D! @: B6 \
提到“小修小补”摊点越来越少现象,高师傅直言:“年轻人嫌不挣钱,每天又风吹日晒的,不愿意干;年老的人慢慢干不动了,转行做别的去了。”20多年前,与高师傅一起从家乡来北京从事修补生意的有10多人,现在仅有三四人仍“坚守岗位”。
$ f% I2 p, w1 q. ~9 t
% b* i1 I4 z7 y V& x4 u) [( w 53岁的钟师傅,2002年从重庆来到北京,在奥体东门附近摆摊配钥匙修鞋,2008年搬到现在的摊位——北京某大型商场门口的报亭旁,每月摊位费1000元。0 H4 x J3 r+ H$ _
/ e& e& R4 E. [( e' b# V( R& z( u
“以前一天下来挣500元基本上轻轻松松的,现在能挣上300元都很难,除了周末有时候生意好一点,平时每天只有一二十单生意,一单平均七八元。”钟师傅直言,这也让他萌生退意。
2 V E/ _# T' { N7 `
0 M# U7 Y# P( H, p I: a 为了避免配钥匙的单一营生模式、增加收入,头脑灵活的王师傅早早地给店铺搭配了洗鞋、修鞋、上门开锁、换锁等业务。60平方米的店铺中,大部分空间被要洗的鞋子占据。“月租金7000元,光靠配钥匙肯定不行,要想点其他办法。”9 t) z8 X# m: i9 D( @
! s3 K( E: Y. C6 l: Z5 Q
近两年,网络平台的兴起给“小修小补”摊点提供新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王师傅告诉记者,他店铺里的一部分业务来自承接外部服务。“一些网店负责揽业务,实体店负责提供服务,刨去中间差价虽然能赚一些钱,但实体摊点的盈利空间在无形中被进一步挤压了。”9 i* ^6 ], j/ S' E
* T: t! y# X) q) z2 ~8 Q8 B
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引导“小修小补”业态发展& W8 ^* t. Z) d
$ I1 X8 D v4 D* ~3 W5 t) b
既有条件下,如何引导“小修小补”服务回归百姓生活?于洋认为,租金成本是最大阻碍因素,此外,传统的城市治理思路,或者手法手段存在过度清理现象,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其发展。$ i9 |9 \; S$ y5 _( h4 F
1 f8 o; r8 I" S, L$ n h
于洋表示,“小修小补”回归社区生活需要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形成更加灵活、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规范与引导业态发展。“例如,通过税收减免房租减免补贴等方式,减少从业者的经营成本,鼓励他们多开店,同时进行一些免费的行业培训,让行业与时俱进。”
5 S5 e) R3 `5 o
# q2 j: }4 |* q& c' ~' P 张友浪建议,一方面,可以考虑在社区或者马路边上划出固定位置、确定固定的摆摊时间,并提供线上或线下服务,方便流动商贩及时做好相关登记。另一方面,从业者本身也要不断更新理念,发展出相对于网购和线下商店有比较优势的个性化服务。( Z7 @ B) t" N( U7 ]" o
) e6 ]; e1 _: e. [ 记者了解到,为给“小修小补”留下更多生存空间,有的地方探索打造便民棚、设立规范化便民服务点、便民工坊等。近日,杭州上城区一社区将核酸检测亭改造为修补铺,提供配钥匙、补衣服、理发、磨刀等服务。
" s* g2 R( g* h* {: C- d+ A3 t7 v2 T o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表示,建设包括“小修小补”业态在内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应不同于以往的街边自由市场。
' o x+ L! o0 C. p$ T* x% b; W# p9 g _' [3 c, ^$ Z" z% y- e/ q
“社区可以开辟专门的走廊场所为生活摊点,保证持续性和便利性。同时,配锁、修锁一类的活动,应在社区当地的派出所和社区的居委会进行备案,增强可溯源型的追踪管理,保障安全性。此外,可以采用标准化、评测化方式,以奖代补,盘活业态。”魏翔说。(记者 陶稳), R& W o( f1 z5 ? P' w' J
9 y$ M- @0 M, t# W
来源:工人日报1 i6 z; O% p4 Y. J8 j/ T
# [/ g- w: C- k) p+ M( l |
点评